尊重,是慈善的心
作者:王禹露
许多人都明白,这个世界并不完美。世界总有许多阴暗的角落,那些角落充斥着贫困、疾病、灾难以及衰老。人们想帮助这些弱势者,于是便有了慈善这个词汇。
慈善是一种美德,有着怜悯与救助的含义,是最美好的人性。人们借慈善这座桥梁一同度过难关,走向灿烂的明天。
这本是一种令人憧憬的美好的状态。但为何有需要帮助的人会拒绝慈善?他们为何反感慈善,对慈善的举动表示尴尬?
你可曾留意过我们是如何对待那些不如我们的人的:企业帮助贫困学生要举行捐赠仪式,宣扬自己的美德,让贫困生在报上露面。在街头,一枚枚硬币或纸钞直直地落下,与地面发出沉重的敲击声,所能目及的,只有匍匐蜷缩着的身影伸出颤巍巍的手捡起钱财,以及布施者挺直的背影与傲慢的笑容,以及被边缘花的艾滋病人孤单在病院里,身边空无一人,行人都避而远之,只拿着一张某公司的资助单。
你又是否注意过他们的神情,那些尴尬、屈辱、悲伤甚至绝望的神情!我们已经慈善了,为何他们还如此悲哀?是我们的行动错了?我们不该帮助这些不该感恩的家伙?
不,是我们的行为错了,善行虽善,却忽略了受施者的感受。我们的表达错了,我们忽略了他们的人格,这种慈善,只会造成更深的伤痛。
尊重是慈善的核心,没有尊重的慈善只会像涂了蜜的尖刀,使受施者的物质得到满足,换来了他们精神上深切的伤害和苦痛。
何不将受施者当成是自己的弟兄来看。我们拥有同一片蓝天,在人海相遇,四目相对时,灵魂与灵魂碰撞自是应以兄弟而称,对待比你弱小的兄弟怎么能傲慢,仅是因为你比他多一些财富?这怎么能成为你炫耀慈善的资本?伏尔泰说: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没有理由强迫受赠者做一些令他们尴尬的举动。
那我们应该怎样慈善?我认为,尊重还是最重要的。缺少了这颗慈善的心脏,慈善就不再美好,会带给受助者心灵的伤痛。我们应该平视生命,平视那些比我们弱小的生命,在这一点上,犹太人做的很有智慧。他们将施舍分七个境界,最高境界便是布施者和受施者都不知道对方是谁。如此,受施者不因为施受关系而造成的不平等尴尬,也能体现慈善最美的灵魂和心,平等尊重人,关爱那些比我们弱小的生命,并无私的给予他们帮助。
当你再次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不需要一定做到犹太人的慈善最高境界,你只需要将他们当做自己的弟兄,像特蕾莎修女所说的对待受助者:对他们讲话要温柔,让良善展现在你的面容,你的双眼,你的微笑和你温暖的问候中,总要露出令人愉快的微笑,不要只付出你的照顾,也要付出你的心。有时,他们需要的,除了钱财以外,还有心灵的安慰与鼓舞。
所以,请带着尊重去做慈善。请将每个慈善的对象,当成自己的弟兄,像对待兄弟一般对待这些可怜的人,不让他们尴尬,屈辱。尊重,是不伤害他们心灵的良方,也是每个慈善者都应该拥有的,慈善的心。(来源:路桥慈善)
尊重,是慈善的根
作者:陈裕文
前不久,听说有个慈善基金会打算在我们学校找10个家庭贫困且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捐助。
听完后,我感到不解,现在的慈善事业是怎么了?准入门槛低得都快赶上办幼儿园了!只要拿出几块钱,不管是谁都可以搞慈善,根本不需要考虑受助者的感受。
当年级组长询问我班上有没有这样的学生时,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写了个名字上去。写完后,总觉得不妥。于是第二天早读时找到这个学生,告诉她怎么回事,并惶恐地说:“没经过你的同意,我把你的名字报上去了。如果你不愿意,我去把名字划掉。”真不出我预料,我的学生一口拒绝了我的好意,说她不想接受这样的捐助。我知道她顾虑什么,是啊,全校10个人,就是说报了名字的同学需要把家庭情况拿出来晒拿出来比,不是比谁富有,而是比谁贫穷。真是操蛋的慈善救助!
在09届的学生里,我也碰到过一位这样的女孩子。她在班会上声泪俱下地对那位想给她一百块钱的同学说:“是的,我家条件是不好。但你也不应该拿钱来羞辱我!”我承认,我的学生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帮助他人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回想我读初中那会儿,和几个同学一起帮双目失明的五保户挑水做饭,好像也没有考虑人家是否需要。记忆中,好像对方是有过拒绝的。虽然不是那么坚定,但真的说过类似“你们不用来”这样的话。那个时候,我们还是一群青春少年,天天活在老师“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教导中,怎么会在意那两位双目失明的老人的感受呢?我们在意的是同学和老人的邻居的赞美,在意的是自己心里的那满足。
写到这儿,我想起一个笑话:
老师问两位童子军:今天你们有没有日行一善啊?
两位童子军齐声回答:有啊!
老师:做了什么事?
童子军:我们一起扶了一位老奶奶过马路。
老师:嗯,很好,但是扶一位老奶奶过马路怎么要两个人呢?
童子军:因为那位老奶奶本来不想过马路的。
我读初中那会儿,何尝不像这两位扶老奶奶过马路的童子军呢?连不强人所难的道理都不懂,却自许是助人为乐!
慈善,不仅要尊重受助人的人格,还要尊重受助人的具体愿望。比如说,某个受助人渴望得到一百元的捐助,但你只能给他玖十玖元玖角玖分,他还是会被那最后一分钱锁定在受助前的困境里。捐助,如果不能实现受助人的愿望,是应该说抱歉的,因为你留给受助人的还是失望。中国有句古话,叫救急不救穷。救急,救的不正是受助人的具体愿望吗?
最近,轻松筹的链接常常出现在我的朋友圈。打开查看,每个链接后面都有一个可怜的人等着救助。悄悄送上自己的一点心意后,我都会在心里默默说声对不起,因为那个想筹集的数字和已筹得的数字,相差实在是太远了,我无力解脱他们的失望。
一些慈善捐助想让更多的人雨露均沾,所以把救助面铺得很宽。但善款的数量总归是有限的,捐助的对象多了,捐助的力度就小了,恐怕救不了急,更救不了穷。等雨露被阳光烘干,剩下的焦渴还是花儿们都逃不脱的厄运。或许,焦渴的花儿们会说:“真的非常感谢刚才那阵雨露,让我们多挺了这么久。”可是我们听的人会是什么心情呢?倘若你手上没那笔钱也就算了,既然有,却连一个都没救下来,你是善人呢?还是恶人呢?(来源:新浪博客)
慈善的要义,是尊重而非怜悯
作者:江亚平
我在英国任常驻记者时,曾采访过一些慈善机构,感想和印象颇深。据统计,英国全国登记注册的慈善机构已经超过20万个,这些慈善机构从“残疾人协会”到“无家可归者之家”,从“沉船遇难者关怀委员会”到“拯救儿童基金会”,从“难民援助会”到“猫狗救助基金”等,林林总总,无奇不有。英国虽是发达国家,但仍有一些生活的底层的穷人需要救助,另外许多慈善机构还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供捐助,以帮助那些因贫困、灾害、疾病和战争等原因而陷入绝境的人们。这大概就是英国慈善事业兴旺发达的原因。
在英国,政府资助的慈善机构很少,绝大多数慈善机构都是非政府而且也是非营利组织,其资金来源主要是靠募捐和接受捐款,当然也可以通过义卖和将基金进行投资获益等其他方式来增加来源。
英国每年的捐款总额少则上百亿英镑,多则200多亿英镑,既有大公司大财团成千上万的慷慨赞助,也有普通民众3镑5镑的涓涓细流。钱虽然滚滚而来,但却不得任意挪作他用,每个机构都有专门的信托基金委员会来管理每笔捐款,筹款和开支都有严格的法律规定,所有账目都必须公开,要向捐款人有详细交代,因此想通过慈善的招牌聚敛钱财,相当困难。
即便是在21世纪的今天,任何国家都离不开慈善事业,因为任何一个社会都有能力和资质高低不同的人。而社会又是一个大家庭,所以救助他人其实就是救助我们自己。英国慈善委员会的人曾告诉我,他们施舍和帮助是因为那些接受援助的人是兄弟姐妹,而不是因为捐赠者悲天悯人或怀有负疚之情。英文字“慈善”源于拉丁文,原意是“爱”。英国不少有识之士多次强调,一定要不断把爱注入慈善一词,否则便失去了救助的意义。
慈善事业不应是富人良心发现或心血来潮时的施舍和恩赐,而应是每个人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同情与关爱。慈善的内涵不是看你捐助了多少,而是看你是否有同情之心。不富裕并不说明就没有帮助别人的能力,正如中国俗话所说的: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慈善的目的是让那些限于困顿的人通过别人的鼓励和帮助重新站起来。慈善事业的问题不是要不要给予帮助,而是以何种方式给予捐助。简言之,慈善是建立在尊重而不是怜悯基础上的帮助,至于利用做善事来达到沽名钓誉目的,则是对慈善事业的亵渎。(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慈善事业要体现平等和尊重
作者:魏颖
慈善是对所有生命的尊重和关爱,其前提是人人平等。做慈善,不仅要在物质上帮助更多的弱势群体,更重要的是在帮助者与受助者心中传递一颗爱心。对捐赠者的尊重,应当体现在具体的工作流程中,有具体的制度保障。
慈善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美德。笔者认为,慈善是每一社会成员对社会的责任,无论贫富,人人有责。财富来自社会,也应服务于社会。认为慈善是富人的事,这是一种误区。其实,慈善是人类心灵的事业,慈善文化的穿透力、支配力、影响力是慈善成为社会公众日常行为的基础。要使慈善文化深入人心、自然地转化为行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而让捐助过程变得简单,同时受助人的尊严也能得到顾及。这种彼此都“轻松”的慈善方式,立足于互信、和谐的社会关系,浸润着尊重、平等的价值观念,值得推广。同时,我国社会慈善体系的“短板”,仍是专业性的机构和人才。这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有些人认为,“拿了别人的钱,对资助者就该感恩。”但是也有人认为,资助者和受助者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后者的隐私和尊严,同样不容“践踏”。笔者认为,健康的慈善文化中,资助者的支持应该是不求回报的。这意味着,一方面,受助者有权对资助者的探望要求表示拒绝;同时,资助者有权了解受助者的情况,但是这种了解,应该是规律性的,并且需要征得受助者的同意。
特别是对未成年人。除了钱,孩子的成长还有情感需求。资助者可以通过定期交流,给予受助者更多的关怀、鼓励和正面引导,以便双方建立起更加亲近的关系。在中国“点对点”的慈善里,期待受助者有一种感恩的心态,似乎是人之常情。但笔者认为,对于个体慈善——尤其是资助未成年人的慈善,资助者对效果的期望,更应该是针对孩子的成年家庭成员的。比如,期望他们能利用资助,给孩子更好的照顾,包括生活、学业、社会行为等。
行善是一种专业化的工作,社会需要更完善的慈善体系,更需要健康的慈善文化,能够引导和教育受助者和资助者双方能够正确地看待资助这件事。增强对捐赠者尊重的意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把这种意识转化成能力,转化成制度,加强监督,让现有的慈善机构更多地受到民众的信任,让每一个人都能释放更多的正能量、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和谐!(来源:海淀文明网)
尊重慈善自由也是社会成熟的维度
作者:堂吉伟德
早在2010年,BNET市调显示,国内大学毕业生无人愿为其大学母校捐款,近七成网友愿意把钱捐给慈善机构和希望小学。对此,有专家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中美大学教育不同的模式所致。一方面源于国外名校大多是私立,对于捐款的依赖较大,而国内的多属公立相对依赖性较低;另一方面则是长期的传统和文化的原因,再加上管理上的规范性,从而出现了从理念到行为上的巨大差异。
更重要的原因恐怕在于,相比于国外,国内目前还缺乏一种成熟而理性的慈善理念,过于纠结慈善的目的和地域之狭,由此导致了先入为主的目的怀疑和利己倾向。从美国耶鲁大学2002届毕业生张磊向母校捐款,到陈光标到美国纽约向流浪汉进行捐助,再到潘石屹在哈佛大学设立奖学金,几乎都受到了“何以要在国外”的质疑。事实上,真慈善本就没有国别和地域之分,也正是所谓的“大爱无彊”。
若每个人,每个地区和每个国家,都局限于“自我解决”的话,那么慈善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慈善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自由,若是没有了自我选择的权利,无疑于慈善事业的底线之失。成熟的社会和慈善生态之下,个体拥有绝对的慈善自由与权利,他可以把钱捐给穷人,也可以献给富人,可以用于国内,也可以投于国外,可以毫无条件,也可以附带目的,但只要他的做法帮助了别人,做到了扶危济困,那么他的行为就值得肯定。否则,任何目的性质疑都是权利干涉,并最终形成对慈善事业的伤害。
相比于国内不健全慈善运作体系而言,青涩而粗浅的慈善素养或许才是最大的短板,也是与国外成熟理念最大的差距。尊重慈善的自由也是社会成熟的维度,由此也可以找到努力的方向。当某天类似的事例再次出现,获得的是支撑与掌声而非质疑时,慈善事业才会因为理念的转变而实现质的飞跃。(来源:西安晚报)